欢迎登录江西省总工会网站!
搜索
新闻中心
(2025年第二季度创新案例)江西漂塘钨业打造“三心工程” 把产业工人呼声变“掌声
来源:江西省总工会
发布时间:2025-08-08
浏览次数:0次

一、推荐理由

江西漂塘钨业构建“需求导向+精准服务+生态赋能”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三心工程”工会工作体系,用心用情用力为职工解难题办实事,实现职工企业“双赢”。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立足职工服务保障,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机制创新。首创“班组挂点干部网格化”模式,建立“1个党委委员+1个生产单位”“1名管理干部+1个生产班组”的立体联络网,将78%的职工诉求解决周期从15天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推动产业工会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型。二是路径创新。形成“需求清单-整改措施-责任清单”闭环机制,运用数据分析职工诉求76条,精准匹配资金投入方向,实现工会服务与企业战略同频共振。三是价值创新。创新“生态修复+民生改善”双轮驱动模式,将生态治理纳入企业重点工作,让职工分享生态红利,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会实践样本。

通过打造聚心问需、匠心破题、暖心惠民“三心工程”,着力解决职工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耐心问需。以职工代表座谈会和班组建设干部挂点一线班组活动为突破口,面对面地谈心谈话,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了解职工的所需所求,解决职工急难愁盼的热点问题。“大江选厂和漂塘矿区运矿工段饮用水难的问题、部分倒班楼屋面漏水和宿舍卫生间改造问题”就是征集职工76条意见建议之一。为此,公司党委立清单、拿方案、定措施、抓落实,立项安排资金164万元用于生活用水水井施工、管路改造和职工宿舍楼修缮等。同时,定期安排人员对机关生活用水蓄水池进行清洗,保障职工可以喝上“放心水”。二是匠心破题。公司坚持发展成果惠及职工,把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分类建立台账,通过“党委牵头、部门督办、基层落实”联动协调的方式,做到急难事由班子成员亲自协调、重点事责任部门协调落实、平常事基层具体实施,切实把民生问题变成美好现实。针对夜晚矿区职工出行不便的情况,立项安排了为漂塘钨锡矿388-556中段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对矿区公路损坏的路面和水沟进行硬化修缮,得到工人们的肯定;针对职工澡堂热水供应的问题,投入41万元为单身职工宿舍新增热水器,让身居深山的矿工随时都能洗上热水澡;针对汽车停车位紧张的问题,投入近20万元新建停车位54个,方便了职工停车和出行。三是暖心惠民。公司高度重视职工身心健康,安排足额专项资金,在矿区产尘点加大除尘设施投入,有效降低粉尘,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坚持每年开展全员职业健康体检,按要求公示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和检测结果,切实关爱职工身心健康。针对井下职工“老龄化”问题,公司采取将年满55周岁的井下员工逐步调整至地面单位工作等方式,优化井下员工年龄结构,促进安全生产。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近三年投入资金近549.1万元,有序推进生态修复面积12.13公顷,昔日“废石堆”“老伤疤”已变成“新风景”,持续打造“花园式”宜居矿区,让职工分享生态红利。

(二)工作成效

一是稳定了职工队伍。自产改工作开展以来,公司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岗位技能、提供干事创业岗位平台、加大投入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开展文娱竞技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效率效益增加职工收入等措施,职工队伍在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不断改善,职工满意度从创新前2022年的78.6%提高到2024年的95.2%,提升了16.6%。

二是凝聚了发展合力。构建“生态修复+民生工程”综合体,推行“年龄——岗位——健康”三维适配模型,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三是促进了目标实现。2024年,生产完成钨锡产品为年计划的102.3%;实现利润为年预算的151.36%,同比增加4207万元;实际上交税费同比增加1143万元。实现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达标,辖区保持平安稳定。

三、推广应用建议

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班组建设干部挂点一线班组活动为突破口,以职工队伍的稳定保障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为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推广应用中,推广“三三”机制:挂点干部“三固定”(固定联系周期、固定服务台账、固定考核指标);诉求办理“三同步”(政策解读、技术支持、资金配套同步介入);生态项目“三收益”(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职工福祉同步实现)。

 


编辑人: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