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园区工会更加充满活力——江西省总工会五年工作成就综述(之四)
发表时间:2018-06-24来源:江西工人报社浏览量:22811
让园区工会更加充满活力——江西省总工会五年工作成就综述(之四)

工业园区是工业强省的主战场,也是工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主阵地和突破口,更是加强农民工维权服务的重要窗口。全省9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有企业1.5万余家,就业职工200余万人。2016年3月,全省各级工会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开展的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将工会自身的“进园区、强基层、惠职工、促发展”行动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这项行动兴起了一股既联企对接帮扶,又加强工业园区工会自身建设、引领职工建功立业的热潮。

从园区入手,夯实基础

江西是农民工大省,农民工分布广泛、流动性大、入会管理难,如何有效破解农民工入会这一难题,是摆在江西省各级工会面前的一个课题。

2016年初,省总工会经过调查摸底,决定把工业园区作为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突破口,早谋划、早安排,把工业园区工会工作列为当年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

省总工会明确要求,要按照“五有”“五提升”要求,确保工业园区工会工作实现“五个成效”目标,让工业园区工会“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为了更好地推进活动,2016年3月7日至11日,省总工会学习考察团来到广东、福建两省“取经”。2016年4月份,省总工会开展了一次大调研行动。省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赴11个国家级园区调研。“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工业园区工会建设情况如何”是此次大调研行动的两大主题。

工会组建率还不高、机构还不够健全、经费还不够充足、场所还不够完善、制度还不够规范……调研组发现了我省工业园区企业工会存在7个方面的问题。

大调研活动结束后,省总工会进行了调研汇总,摸清了园区工会底数,理清了工作思路的同时也找到了工作切入点,最终下发了《江西省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业园区工会工作的意见》。

上下联动,打出“组合拳”

“我每个月的工资都打入这张卡,有了它,就像有了省钱的法宝。工会组织的关爱,让我暖在心里。”握着手中的“龙卡”,江西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职工蔡敏告诉记者。

这是一张加载诸多优惠内容的银行储蓄卡,持卡职工可在吃、住、行、游、购、娱、医等方面享受折扣优惠。截至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总工会累计为工业园区职工发放工会普惠服务卡近百万张。

江西各地工会也组织相应调研小组,对属地范围内其他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进行调研,并根据情况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园区工会组织建设。

上饶市两级工会均成立了由党政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园区工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活动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大力推进职工普惠制,吸引职工和农民工入会。

南昌市总工会委托南昌市人社局招录19名工会专干,充实到基层工会中去。同时,该市还组织了一期工会干部业务培训班,计划在年内让所有园区工会干部参与轮训。

九江市总工会把园区职工之家建设作为今年工会工作的硬任务,督促指导各园区因地制宜,建设好园区职工之家。   

吉安市总工会通过市人社部门,公开招录了29名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师,并派驻工业园区工作,有力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省、市、县联动,最终形成了强大的活动合力,共同推动着行动的扎实开展。

打造服务型工会,当好职工“娘家人”

九江经开区的“职工之家”占地2000多平方米,尽管设立了工会办公室、职工书屋、乒乓球室、书画摄影交流室,但因人手不足等原因,并未充分发挥作用。在“进园区”行动中,九江市总采取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招聘工会协理员,按每个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配备2至3名工会协理员的标准,充实到九江市各工业园区工会中去。如今,这个“职工之家”俨然是职工的“快乐大本营”。

“以前下班了,只能在宿舍玩手机,现在不一样了,可以打球、看书、上网学习,业余生活丰富多了!”志高空调(九江)有限公司职工龚大海说,“职工之家”成了他和同事们的主要活动聚集地。

九江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打破了群团改革要编制、要职数的惯性思维,不仅充实了工会服务内容,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会的影响力。

为破解工业园区工会缺机构、缺人员、缺阵地、缺经费等问题,全省各级工会以问题为导向,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截至2017年,全省9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中,已有81个园区的工会干部配备到位;省、市总工会拿出2000余万元推动兴建园区职工活动场所。

同时,在“进园区”行动中,全省各级工会主动融入大局,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组成工作组和联络员队伍,建立专人联系企业机制,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围绕园区产业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联合人社等部门举办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竞赛,积极培育“赣鄱工匠”,各地在纺织、光伏、电子、供水、铜加工、机械制造等10多个行业开展近百场技能比武,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技术精湛的优秀选手,调动了职工学技能、当能手的积极性。